生命的选择 - 心情故事
医学博士陈作兵,得知父亲患癌症晚期,放弃治疗并送回老家,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人生,还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恶化,不采取积极抢救措施,就适当作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离世。 ---摘选
今天看了一篇新闻《医学博士放弃为癌症父亲治疗,送回家安享余生》心里触动很大,这是个很久以来一直很有争议的话题,它冲击着我们古老的传统和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从很久以前的安眠死到今天,其实说到底就是选择死亡的问题。
当人到中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看到死亡,父母、同事、朋友.....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须去的地方,来到这个世界就意味着或早或晚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的父母有选择死亡的权力。我们有选择死亡的自由。这不能不说是故事人类一种人性化的进步。
自2008年起五年的时间里,父母、公婆相继离世,公公躺在床上靠一点流动的食物维持了一年,唯有眼珠间或一轮还显示着他的生命体征,到临走时只剩下骨瘦如柴了,医院的急救室成了家人常去的地方,连眼泪都干枯了。婆婆在临走的那一年常年住在医院里,在最后的一个月里靠水维系着生命,剧烈的疼痛折磨撕扯着即将逝去的人。去年年底父亲在临走的五天因胃穿孔点水不能进食,靠每天24小时的点滴注射。母亲......他们的逝去告诉我离去有时候是一种解脱,尽管有时还不能接受这种说法。
是的,在常人眼里陈作兵的做法是不孝,违背道德伦理。可是,作为家人眼看着亲人忍受病痛的折磨,然后变得憔悴不堪,试问这种孝不是一种残忍吗?记得有一位母亲因为得了癌症,儿女们倾其所有为母亲求医问药,母亲试着放弃治疗,然儿女们不舍放弃母亲的生命,最后母亲不愿忍受病痛的折磨而又拖累儿女选择了自杀。请问为什么不能让她安详离世呢?
其实有些病明知已不能治愈了,只是为了延续些时日,去做化疗去做手术,不惜背上沉重的医疗费,不惜冒着支离破碎躺在手术台离去的危险,即使头发脱尽和药物众多的副作用,遵医嘱的各种清规戒律,最后还是皮包骨头在疼痛中一步步走向死亡,当这种活着成为一种痛苦一种煎熬时,我想能安然的离去也是一种最佳选择。
如果可以选择,如果时间可以倒退,我一定不让父亲在医院住那最后的五天,父亲在医院的最后五天遵医嘱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只能24小时打点滴,饥饿和干渴紧紧缠绕着他,折磨着他。真的很恨那段时间,直到逝去手和脚上还打着点滴。我宁愿他在家里做点他想吃的,好好地陪着他五天,管他什么胃穿孔、心脏病、高血糖、高血压。我只想父亲可以走的安详点,不那么痛苦,我想这也应该是一种孝吧。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能认可这种方式,有选择死亡的自由,让我们的亲人能安享最后的人生,安详离世,活出人生的最后尊严!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孤独的价值 - 心情故事
- 上一篇:有些人,注定跟你没关系 - 心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