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家居创始人的“抠门人生”
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一个卖家具的老头以2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稳居第4,他就是宜家创始人、瑞典人英格瓦·卡普拉德。
3月30日,这位白手起家的商业奇才将度过他的80大寿。日前,很少在媒体上露面的卡普拉德罕见地接受了一次电视采访,讲述起自选自.儿童故事 www.thgsw.com 己的“抠门”人生。
英格瓦·坎普拉德1926年3月30日出生在瑞典南部的埃耳姆哈耳特,父亲是农场主。坎普拉德的幼年生活无忧无虑,家中并不缺钱,但他却热衷于骑着自行车,四处向邻居推销商品,从中体会赚钱的乐趣。他善于发现别人的需要,也善于为自己的商品做宣传。
1943年,年少的坎普拉德在长辈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IKEA(宜家)。
宜家最初是一家邮寄公司,经营钢笔、皮夹、手表、尼龙袜等琐碎东西,几年后,坎普拉德发现了家具市场的巨大潜力。当时恰逢二战结束,瑞典人迫切需要重建家园,需要装修房子。
1953年,坎普拉德决定放弃所有的其他业务,专门从事低价位家具的经营,宜家家居时代由此开始。当时瑞典国内家具市场被制造与零售商卡特尔垄断,它们靠彼此间的订货合同排斥新的竞争对手。为了对付国内各类家具展对宜家产品的封杀,坎普拉德寻找了一家被废弃的旧厂房,并把它改造成第一个宜家仓库兼展厅,从此第一间“宜家专卖店”正式诞生。
他还另辟蹊径,开创了融制造商和零售商于一体的经营方式。此举大大降低了家居产品的价格,深受消费者欢迎。
坎普拉德的专卖店生意日益红火,这使它的竞争对手们恼羞成怒,他们联手挤压、限制宜家。但坎普拉德总是不断寻找各种方法绕开这些限制,他成立了一系列不同的公司,在市场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他展开了一次比较猛烈的反击,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在交易会上公布令竞争对手难以想象的特别价格。自此,宜家在坎普拉德不屈不挠的带领下步步扩张。
1963年,坎普拉德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一个瑞典以外的分店,而后业务很快发展到丹麦和瑞士。1974年宜家又开辟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德国家具市场,之后进入加拿大、荷兰。1985年和1987年,宜家成功打入美国和英国市场。
不过,对坎普拉德来说,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应该是生产外包。上世纪60年代初,许多人心中还没有全球化概念的时候,坎普拉德已经带着公司设计的大样,跑到波兰寻找低成本家具生产厂家。
他被波兰人优秀的木材工艺传统、对家具的欣赏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所打动,他的波兰之行催生了宜家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通过与海外厂家保持长期买卖合同关系,并帮助对方建立起现代化生产体系,宜家家具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对宜家维持“大众价格”的经营理念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每花一分钱都要计算
据报道,虽然卡普拉德身为世界上第四号富人,但他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在接受瑞士广播公司的采访时,他证实自己那辆沃尔沃轿车已经开了15年,但他觉得这不算什么,那车“几乎还是新的呢”。而且,他花每一分钱都要仔细计算,平常买菜也要选在最便宜的下午去。
卡普拉德不仅自己厉行节约,而且还把这种理念贯彻到了公司经营中。主持人开玩笑地说,宜家的职员总是听到诸如“纸要两面用”这样的叮嘱,在乘飞机出行时,包括他在内的宜家人都只能坐经济舱。
慧眼独创“宜家模式”如今宜家在32个国家拥有202家分店,雇员达9万人。宜家公司宣称,宜家定期出版的那本厚厚的商品目录所拥有的读者数量仅次于圣经的读者。一个家族企业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仅靠节俭是远远不够的。
上世纪50年代,瑞典政府推出“百万家园建设计划”,卡普拉德看准商机,决定进军家具业。有一次,他在一家鞋店看到店员为了寻找不同颜色的鞋爬上爬下,忙得满头大汗,他觉得这样既费力气又费时间,很不合理。
受此启发,他在1956年独创了“扁平式概念”,货物都摆在架子上让顾客自取,一律采用便于运输的扁平式包装,顾客回家只要按图组装就行。这成为宜家成功的秘诀之一。
如今,年近80的卡普拉德已经在瑞士生活了30年,而且也退休多年,不过他还是经常在全球各地的宜家分店巡视。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店外摆出的小桌子
- 上一篇:伊利董事长潘刚的故事